




X線片:雙側膝關節(jié)正側位片診斷:雙側膝關節(jié)骨質增生。螞蟻丸+中草藥繼續(xù);
2018年8月27日,病情穩(wěn)定,疼痛基本消失(天氣變化時偶有疼痛);用藥調整為早上螞蟻丸2丸,中午中草藥,晚上螞蟻通痹膠囊4粒,2~3日半片美洛昔康片繼續(xù)治療;
2020年11月7日隨訪,其丈夫敘,妻子身體很好,不僅生活可以自理,還能夠做家務,為家人做飯,偶有略微不適、疼痛時,服點止痛藥品1-2次即可恢復正常;颊呒覍俦硎居袡C會攜妻子來我院復查。
6.王*蓮 女 79歲 原平市大林鄉(xiāng)西神頭村
135****8728
患者自訴2015年4月份始無明顯誘因雙手指關節(jié)疼痛,而后逐漸出現肘關節(jié)疼痛、腫脹,5月份在山大二院確診為類風濕關節(jié)炎,給予口服安必丁50mg/次、2次/日,西樂葆0.2g/次、2次/日,氨基葡萄糖0.5g/次、2次/日,癥狀有所緩解。2017年7月因勞累病情加重,恰好鄰居張*芝曾患此病(需要雙拐輔助才能行走),在我院治療后痊愈。經其介紹于8月7日前來就診。
查體:雙手指關節(jié)脹痛、壓痛(+),半握拳,晨僵,雙腕關節(jié)脹痛、壓痛(+),內屈背伸均受限,雙膝關節(jié)脹痛、壓痛(+),下蹲困難;雙踝關節(jié)腫痛,雙下肢、雙腳水腫,F仍服用上述藥物。
X線片:雙膝關節(jié)正側位診斷:雙膝關節(jié)輕度骨質增生;膝關節(jié)滑囊炎?
化驗單:RF 3.0 IU/mL;ASO 457.82 IU/mL;CCP 11.45 U/mL;ESR 55 mm/h;hCRP 60.51 mg/L;RBC 3.1×10^12/L;HGB 81.0 g/L;HCT 29.30%;MCHC 276 g/L;淋巴細胞比率 18.3 %;中值細胞數0.7×10^9/L;中值細胞比率 12.9%;
中醫(yī)檢查:六脈緊數 舌象:舌質淡、苔黃;
中醫(yī)辯證:腎脾兩虛,寒濕阻絡型痹癥;
西醫(yī)診斷:類風濕關節(jié)炎;
我院給予1個月螞蟻通痹丸及中草藥;
2017年9月5日復查,自感疼痛、腫脹減輕,病情略有改善,繼續(xù)服用螞蟻丸及中草藥治療,病情逐步持續(xù)的好轉、控制;
2020年11月4日隨訪,患者女兒十分感激我院對其母的治療,反復表示感謝之意,“謝謝你們治好了我母親,她現在都挺好,螞蟻丸還吃著呢”,也陸續(xù)介紹一些病人來我院就醫(yī)。
7.溫*霞 女 50歲 原平市化肥廠
138****5520
2016年初患者雙膝關節(jié)疼痛,因不影響正常生活,本人未予重視,也未服用藥物治療,僅外敷了些膏藥,同年12月,該患者雙手關節(jié)疼痛,中指腫脹、疼痛、伴晨僵,雙腕關節(jié)稍有疼痛,雙膝關節(jié)疼痛。經周邊兩位痊愈患者介紹,于2017年2月20日來我院就診,當時服用風濕止痛片5天。
X線片:雙膝關節(jié)正側位診斷:雙膝關節(jié)大致正常;雙膝關節(jié)滑囊炎?
化驗單:RF 160 IU/mL;ASO 193.2 IU/mL;CCP 66.7 U/mL;ESR 30 mm/h;hCRP 13.7 mg/L;MCV 80.4 fL;MCH 24.2 pg;MCHC 301 g/L;甘油三酯 2.53mmol/L;膽固醇 6.54 mmol/L;
中醫(yī)檢查:六脈沉細 舌象:舌質淡、苔薄黃;
中醫(yī)辯證:腎脾兩虛,寒濕阻絡型痹癥;
西醫(yī)診斷:類風濕關節(jié)炎;
我院給予螞蟻通痹丸及中草藥,口服1個療程;
2017年4月24日復診,病情有所減輕,雙膝有輕痛,其余部位疼痛基本消失,繼續(xù)給予螞蟻丸及中草藥服用;
2017年5月22日,病情平穩(wěn),全部關節(jié)基本不再疼痛,天氣變化也未覺不適,給服螞蟻丸鞏固治療;
2017年6月26日,化驗:RF 160 IU/mL;ASO 162.61 IU/mL;CCP 36.48 U/mL;ESR 23 mm/h;hCRP 3.89 mg/L;甘油三酯 3.1mmol/L;尿酸538 umol/L;LDL 3.17 mmol/L;MCV 82.7 fL;MCH 24.3 pg;MCHC 295 g/L;自覺恢復良好,繼續(xù)服藥治療;
2017年11月13日,化驗:RF 160 IU/mL;ASO 116.5 IU/mL;CCP 100 U/mL;ESR 22 mm/h;hCRP 3.63 mg/L;MCV 84.0 fL;MCH 25.2 pg;MCHC 300 g/L;PLT 367×10^9/L;HCT 0.330 %;LDL 3.15 mmol/L;病情穩(wěn)定,繼續(xù)服藥;
2018年1月